王永祥,1954年8月出生,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镇人,原晓店镇洋河滩居委会卫生室主要负责人。
他弃“官”从医,成为骆马湖畔第一名乡村医生;他40年如一日,为保渔民健康从不言苦;他随船巡诊,身影遍及骆马湖上;他爱岗敬业、刻苦钻研、默默奉献,他被渔民们亲切地称呼为“最美乡村医生”。
这是一次少年时代的激情选择,却是一份痴心不改的平凡工作;这是一场长达40年的无私奉献,更是一首无怨无悔的生命赞歌。他身背药箱,长年累月穿梭在一望无际的骆马湖上,他悬壶济世,哪里有渔民打渔,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用最温暖、最无私的方式诠释着浓浓的桑梓情怀,用最朴实、最平常的形象展现着乡村医生的魅力和风采。渔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最美水上医生”——他就是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镇洋河滩居委会乡村医生王永祥。
坚持昼夜奔走第一线
1975年,打渔属于“大锅饭”性质,乡亲们集体出去打渔,船队一般要开到数十里开外的戴场岛附近,村里有专门用以装鱼的运鱼船,船只出行全靠风力。当年,王永祥就是坐着这样的运鱼船出诊,往返一趟至少要6个小时;而每一次随船出诊,都得十天半月才能上岸,家中老小根本就没时间照顾。
1977年7月的某个深夜,王永祥一家人正在梦乡中,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他,戴场岛渔民老蔡突发急性肠炎导致身体严重脱水,如果把他移送到岸上,长时间的颠簸可能有生命危险。得知消息已经是晚上,王永祥抓起药箱便准备上岛。爱人一把拉住了他:“起风了,黑灯瞎火的,你往湖上去,不要命了!”“不行,不去老蔡可能有生命危险,救人是我的职责,不要说了!”就这样,王永祥抛下了家人的劝说与担心,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上了船。那个晚上,湖风凶猛地吹打着那只孱弱的小船,小船在无边的萧冷黑夜中,就像是飘摇的树叶,随时都可能被打翻。王永祥是“旱鸭子”,风大的时候还特别容易晕船,剧烈的摇晃使得他开始头晕、呕吐,以致胆汁都吐了出来,实在受不了了,王永祥先在船上给自己扎起了针。老蔡的病情是稳定住了,王永祥却发起了高烧。天明上岸,王永祥一下子就晕倒在了家门口,这一病,就是半个月。
清清骆马湖记录下了王医生为病人跋涉的足迹,不分昼夜登船入户地为乡亲们看病问诊,就是他的真实写照。乡村医生是一份苦差事,但只要是能方便乡亲,王永祥一定以最大的努力去做,无论是上门诊治、深夜出诊,或是陪护转诊,他都会拎着他的黑皮医药箱第一时间来到最需要他的地方。
坚持朴实厚道行医德
请大夫难、求药难的童年记忆深深触动着王永祥,从学医那一刻开始,他便暗下决心:“我要当医生,而且一定要当为大家办实事的好医生!”就这样,一句年轻时的诺言化作了鞭策王永祥四十年如一日真诚服务乡亲的朴素行动。
乡村医生有一半时间要用在出诊看病上,王永祥给自己定了一个“四不”准则:无论什么时候接待病人,坚决不抽人家一支烟、不贪人家一杯酒、不图人家一口饭、不拿人家一点东西。
七八十年代,看病治疗靠记工分,病人一般需要垫付5分钱的挂号费。可那个什么都缺年代,很多家庭连五分钱都出不起,对这些人,王永祥或者先治病后结账,或者直接由他帮忙垫上。翻翻王永祥的工作笔记,从1974年到1981年,就这样一次五分钱,王永祥帮乡亲们垫费垫了整整197元。王永祥常说,“有钱没钱搁后边,治病救人放眼前”,40年来,为病人做点实事成了他最大的快乐,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心里装的总是渔民的健康,装的是总是病人的安危。
从医多年,药贩子从未停止过对他的高额利诱,但是我们的乡村医生从来没有动摇过,他说,我是一名医生,不是商人。也有医院诊所高薪聘请过他,可王永祥心里明白,既然选择了当乡村医生,就得耐得住清贫,受得起考验。
乡村医生生活平淡却很踏实,在王永祥眼里,药方里有道德,收费上有良心,挣大钱、昧良心的事是万万使不得的。
坚持学习专业精医术
古书云:“为医者,当以德为天,然后以其技。”王永祥在坚持着“朴实厚道”的行医之德的同时,不忘钻研医术。从70年代开始,王永祥就坚持订阅学习《赤脚医生》、《中国农村医学》等杂志。他师从地方名医罗玉良,致力于中医理疗研究,几十年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让他的医术不断提高。
渔民们长期在水上作业,最容易患椎间盘突出,用于治疗该病的药物大多昂贵且效果不明显,对于乡亲们而言的确是一笔很大的经济负担。经过多年的探索,王永祥研究出了一味疗效独特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中药。50多岁的渔民李树奎就因椎间盘突出疼痛不能打渔,王永祥给他开了16剂中药服用后,就解决了在医院需要花上几千元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年来,像李树奎这样药到病除的病例还有20多个。
王永祥还有一个习惯,他做针灸从来不收费。平时乡亲们有个腰酸腿疼小伤小病的,他都会拿起银针来给他们做针灸,他有一个朴素的理念,是药三分毒。质朴的乡亲们一直很信赖他,他们知道,王医生从来不会给他们乱看病的。
在“2012年度感动宿迁”的领奖台上,王永祥铿锵地表示:“这次当选更加坚定了我继续为洋河滩渔民服务的信念。以后即便我退休了,也还要发挥余热,给渔民们看病。”王永祥并没有创造轰轰烈烈的伟业,但是他用坚持践行着当初的誓言,用高尚的医德打动了地方乡亲,在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乡村医生的伟大与韧性。前行有声,岁月无言;成就有声,奉献无言,40个春夏秋冬,1万4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让我们懂得了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感动。如今,王永祥虽然已经退休,但仍穿梭在洋河滩的千家万户中,守护着渔民们的身心健康,用爱心传递真情,用坚守诠释奉献。王永祥——当之无愧的“最美水上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