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坚守寂寞,不言艰辛,不表成绩,扬扬头,她总是走在最前列,这,就是林西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朱秀奇同志。朱秀奇,女,1980年2月生,中共党员,本科文化,高级经济师,2004年4月考录到林西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原政务服务中心),担任业务股股长至今,一直负责单位的所有业务工作,同时还兼职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等工作。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立足本职,尽职尽责,敬业爱岗,务实求新,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认可和肯定。
加强理论学习 政治过硬
朱秀奇同志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她始终如一地把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参加工作以来,朱秀奇同志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正确看待个人“进退留转”,识大体、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和利益。
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朱秀奇同志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积极参加相关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和继续教育学习,不断充实新的业务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之中。她认真参加经济相关知识培训学习,参加了市政务服务局组织的行政审批软件的使用培训,熟练地掌握了软件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培训全县各部门窗口工作人员和乡镇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让各级政务大厅都使用全区的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杜绝体外循环的现象。她加强基础科学知识学习,学习与业务、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熟练掌握业务工作技能和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工作中做到业务精熟,爱岗敬业,不怕苦累,勇挑重担,发挥了业务骨干的作用。
立足岗位职责 业务过硬
工作中,朱秀奇同志以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和质量观念坚持走在最前面,为林西县政务服务局党员干部作出表率。她坚持主动出击,把工作做在前,每逢重要工作开始启动之前,各项准备工作必提前准备妥当;她坚持精益求精,把质量做在前,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文档材料的每句词语,必反复核定,细致无差错;她坚持善始善终,把完成做在前,工作必先人一步完成,档案同步完成整理;她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钻研业务知识,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撰写了论文《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研究》,制定了《林西县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先后制定了林西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与工作人员考核办法》、《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度》、《超时默认制度》、《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度》等30项管理制度;同时还起草了《林西县行政审批事项管理办法》和《林西县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图》,编制了《林西县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和《林西县政务公开暂行办法》,编制了《林西县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设立了政务公开示范点,2018年起草了《林西县政务公开工作协调机制》、《林西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林西县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制度》等17项政务公开相关制度。2013年朱秀奇同志被赤峰市人民政府评为2012年度“全市政务公开先进个人”。
自2004年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林西县的政务服务工作一直在排在全市前列。2005年,在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朱秀奇同志结合林西县的实际,在大厅没有建成的情况下提出了在有行政许可权的单位成立行政审批服务股的建议,全县具有行政许可权的35个部门分别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股,并刻制了行政审批专用章(《关于成立行政审批服务股的通知》林编办发【2005】18号),各单位通过定期向“中心”报表的形式来汇报本部门工作。这一建议得到了赤峰市政务服务中心的首肯,并给予高度评价。她多次被抽调到市政务服务局协助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做出了贡献。
自2011年开始,朱秀奇同志每年都有序组织开展县本级权责清单梳理工作。由于业务股人员较少,她经常加班至深夜,周六、周日几乎不休息,每次都按赤峰市的时间截点提前完成任务,工作能力得到市级领导的认可。截至目前,林西县共有权责清单6409项,其中依申请行政权力931项,依职权行政权力5478项。
为加快推进“一门、一网、一窗、一次”流程再造进程,朱秀奇同志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打造行政审批链条化、集成化、保姆化服务,营造了“来即能办、不等不靠”的工作环境。她组织全县各部门负责行政审批的工作人员通过集中办公的方式减审批优流程,全力推动不见面网办工作。通过集中办公,进一步压减审批材料、审批流程、审批时限。优化后,申请材料压缩931件,占比20.25%,审批时限精简19207天,占比73%,办理环节减少1289个,占比20.65,即办事项由847项增加到1328项,增加率为56.56%,占比率为78.52%。四级网办占比已达到86.87%;梳理完成“容缺受理”事项清单48项、告知承诺事项339项、中介服务事项33项。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助推企业群众“最多跑一次”,减轻企业群众办事负担,积极为企业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从2021年开始,朱秀奇同志组织同事大力推行综合一窗受理、告知承诺、“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等做法,深化“市县同权”、“市域通办”服务,切实减少办事环节、精减办事材料、压缩办事时限,提高了审批效率。一是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在梳理政务服务流程的基础上,推行集成化办理,促进一件事情一次办理。优化企业开办、不动产转移登记、水电气网络过户联办、竣工联合验收等“一件事”套餐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和操作规程,并积极推广,让企业群众享受更便捷的服务。例如企业开办,原本需要“多地、多窗、多次”,重复提交材料,现在通过设立“企业开办一件事一站式服务专区”,整合城管局、税务局、银行等与开办企业有关的业务资源,实现网络互通、材料共享,将企业开办所需材料进行整合简化。申请人在企业注册完之后“照章同领”的同时,可在“蒙速办APP”上实现银行开户、涉税业务办理、医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开户登记等相关操作,最终达到企业开办“一次申请、全程网办、并行办理、快速办结”的成果。大幅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网、一门、一次”。在朱秀奇同志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现在我县已推出123个“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为优化林西县的营商环境做出了贡献。二是实行“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章审批、超时默认、默认追责”制度。通过实行“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章审批、超时默认、默认追责”等制度措施,把各政务服务窗口单独的审批受理统一整合为综合窗口,变“一门式服务”为“一窗式服务”,严肃追责问责,持续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优服务,把企业和群众的事办理好。
为打造全县最优营商环境,朱秀奇同志组织对全县“证照分离”改革茖实情况进行自查。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项改革方式,全面梳理中央层面523项及自治区范围内设定的1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经梳理,林西县“证照分离”改革共涉及事项67项,按改革类型划分,直接取消审批8项、审批改备案3项、实行告知承诺13项、优化审批服务43项。
2022年12月,林西县开展“两优”专项行动,目前全县已梳理完成1691个事项,减材料931件,占比17.71%,减环节1289个,占比21.45%,减时限19207天,占比75.88%。四级网办占比已达到86.87%;梳理完成“容缺受理”事项清单48项、告知承诺事项339项、中介服务事项33项。
专注思政工作 成绩过硬
面对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朱秀奇有着“虽千难万险吾往矣”的豪情和干劲,她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与政务服务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在创建全市文明单位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大力开展文明窗口建设,组织举办了文明窗口评选活动、乒乓球、跳棋、象棋、跳绳、拔河比赛等活动,牢固树立“一家人”的理念,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机构改革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不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她所在的政务服务局2015年荣获了市级文明单位殊荣,她本人也多次被政府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党员”。
坚持求真务实 作风过硬
2016年5月,朱秀奇同志到官地镇下官地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驻村工作队人员开展全村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
她带领工作队对下官地村359户农户进行调查核实,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189人;制定下官地村脱贫计划和脱贫方案,采取资金帮扶、项目帮扶、励志帮扶、启智帮扶、随机帮扶等多种帮扶措施。
朱秀奇多次入户调查,为贫困户讲解脱贫政策;她个人帮扶8户,为每户贫困户每年累计送去慰问金600余元,并随时看望生病的贫困户。2018年7月,她个人联系北京中建财务有限公司为下官地村108户贫困户捐赠衣物11大箱,计10000余件,为贫困户添置了一年四季的衣服等用品。目前,下官地村108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日记中的一段话。朱秀奇同志以自己特有的自信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诠释了这句话。多年来,她一直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对政务服务事业的极大热忱,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埋头苦干,以其精干的工作作风、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当好了店小二,做好了绣花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