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明,男,辽宁锦州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土地生态研究院董事长,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二级首席科学家,先后被聘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开采损害技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煤炭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最高法院认定十大技术鉴定专家、国家发改委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评估专家组组长、唐山市科协副主席、《矿山测量》杂志主编、《煤炭学报》《煤矿开采》杂志编委会常务副主任。曾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奖励13项,制定国家标准3项,在《煤炭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特殊采煤的研究,是该研究领域采动影响学科与减沉治理工程的学术带头人。
研究成果:
1.首次指出厚冲积层矿区第四系移动角是50°甚至大于50°,而非过去所沿用的45°。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缩小了保护煤柱,解放了煤柱压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2.总结了鹤壁矿区的地表移动规律并提出了各参数计算公式,为该矿区采动损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3.提出了松散层在地表移动中具有流变特性,对各类保护煤柱的留设与合理设计起到了指导作用。
4.提出滑坡、开采沉陷等地质灾害综合性控制治理技术,即注浆技术、条带技术、锚固技术与桩技术。并已在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治理等工程中成功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