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名医风采 > 杨文彬

杨文彬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主任」

  杨文彬,男,汉族,1966年1月生,西安交大二附院普通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他出身医学世家,“践行医者担当,护佑人民健康”是他的医者初心,并在33年的临床工作中践行、传承。他“迎难而上,不畏艰险”,在西安空难、汶川地震、矿难救治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冲在第一线,在“火线”上创造生命的奇迹。他“扎根西部,服务基层”,多次到基层进行扶贫义诊,对基层医生“帮传带”,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2008年6月获中国医师协会颁发的“中国医师奖”;2019年获中国医师协会颁发的“白求恩式好医生”;2019年所在科室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竭尽全力,服务病患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必须竭尽所能救治。”杨文彬说。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较大、较复杂的手术,一位70岁的胰腺癌患者,心脏装了8个支架,并在10年前做过胆囊癌切除手术。这种危重病患者手术风险很大。杨文彬毫不犹豫主刀完成了这场高难度手术,患者7天后康复出院。

  一位见义勇为的群众被不法分子捅伤,一年内辗转8家医院做了7次手术,伤情仍不见好转,经多方打听找到了杨文彬。杨文彬了解情况后发现,患者病情危急,且耽搁了很长时间,治疗难度极大。他毅然接收了病人,耐心地与家属沟通治疗方案,几次手术后,患者终于康复。

  “这样的手术对于这些知名医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但是杨主任想都没想就收治了患者。”一位科室医生回忆说。在杨文彬的眼里,患者康复是一名医生最大的荣誉。他总是把自己比喻为掌握技术的“服务员”,竭力为每一位患者服务。

  忠恕任事,信仰如炬

  “在国家有难、人民有难时,医生就应该挺身而出!”他用行动践行自己的理念。

  2008年汶川地震,杨文彬是陕西省第一批到达灾区进行抢救工作的医生。一位19岁的解放军战士在救援过程中被重物砸伤生命垂危,需要紧急手术。灾情还未解除,灾区条件艰险,简易帐篷作手术室、手电筒作手术灯,凭借坚实的技术与果敢的担当,杨文彬迅速为小战士完成了脾切除术,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杨文彬和队员在2个星期内完成了上百台手术,救治近千人。

  杨文彬多次赴重大自然灾害一线进行抢救工作:1994年西安“6·6”空难,他是第一批奔赴事故现场施行抢救的医疗人员;2017年一起爆炸案发生后,他及时抵达现场进行救援……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他挺身而出,彰显了医者担当。

  前赴后继,行而不缀

  “践行医者担当,护佑人民健康”,是杨文彬自小从医生父亲那里受到的熏陶,也是他以身作则传递给青年医生的理想信念。

  杨文彬坚持每天7时30分之前到科室,在晚上路灯亮起后走出医院,平均每天完成4台至5台手术,微创手术量为全院第一,个人年均收治病人及手术的质与量均居医院前列。

  杨文彬总是为患者耐心地答疑解惑,为挂号有困难的群众们免费加号,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保证每位患者都能“有医可看”,是患者口中人如其名的“‘文质彬彬’杨医生”。

  “我们是医生,也是老师,要把好传统传承下去”,他为科室青年医师树立了敬业爱岗的好榜样,前赴后继,行而不辍。

  扎根西部,服务基层

  “一个人帮助的患者总是有限的。如果能帮扶一个区域提高医疗水平,就能帮助到更多的患者。”杨文彬说。

  杨文彬坚持下乡义诊、义检和做卫生科普,足迹遍及三秦大地,不仅为边远地区群众送医送药、解急救难,还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点对点、手把手的对基层医生进行“帮传带”,使当地医生足不出户就能与省会一流专家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与业务探讨,提升了当地的医疗水平。

  “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的医生,才是一个有水平、有担当、有作为的合格医生。”秉持救死扶伤的初心,杨文彬以精湛的医术,全心全意做群众健康的“服务员”。

杨文彬相关资讯:

【杨文彬】同名的人物

杨姓名人

名医风采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