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思远,男,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现任辽宁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自2011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侯思远始终坚守在守护生命的最前线。他不仅是临床中的技术骨干,更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国际医疗援助任务中的冲锋者与践行者。2021年获得“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1年获得“辽宁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首批驰援武汉肩负使命勇“战疫”
2020年春节,侯思远主动请缨,作为辽宁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重症医生,火速驰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他深知重症医学科是抗疫一线的“生命关口”,重症医生肩负的不仅是职业使命,更是沉甸甸的生命相托。
在55天的高强度奋战中,他夜以继日地值守在重症病房,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身着厚重防护服,汗水浸湿了衣襟,面部布满口罩压痕,却从未喊苦。他精准评估病情、熟练实施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床旁超声等操作,成功救治多位危重症患者。在此期间,他的奶奶因病离世,身为长孙的他无法回家奔丧,只能面朝东北方向深深鞠躬,把泪水和悲痛埋在心底。他说:“作为医生,我的岗位在这里,不能离开。”这一刻他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对患者的守护。他用坚定的专业信念和无悔的奉献精神,写下了战“疫”路上的动人篇章。
远赴非洲支援 播撒大国医者情
2024年7月,侯思远再次肩负重任,作为中国援非医疗队一员,前往非洲冈比亚执行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任务。这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医疗资源匮乏,条件艰苦,但他没有一丝犹豫。初到冈比亚,他积极与当地医护沟通,因地制宜优化诊疗流程,开展系统培训,将先进的重症理念和技术传播到当地。
在援非医疗工作中,有一位患者让侯思远最为难忘。那是一位车祸伤者,被紧急送入ICU时,已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血压持续下降。最初,患者被诊断为肺栓塞合并心功能不全,医疗团队常规启动了抗凝和利尿的治疗方案,但患者病情并未好转,反而愈发危急。查房时,侯思远对他的病情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追踪和分析,不仅反复询问发病过程,还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结合临床表现,他果断将诊断修订为急性肺挫伤合并混合性休克,并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改为积极补液、加强抗感染。随着治疗方案的转变,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步稳定,病情明显好转。
这段经历让侯思远深切地体会到:援非医疗不仅仅是技术的输出,更是一次次跨越语言与文化的心灵沟通,是建立信任、传递温暖的过程。侯思远医生不仅把医术带到了非洲,更把“中国医生”的责任、温度和希望,种在了非洲患者的心里。
哪里需要医生就到哪里去战斗
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工作十余年,侯思远始终坚守在重症临床一线。2018年,沈阳突发热射病流行,急诊科患者激增,他第一时间进入急诊监护室接管一线抢救任务,连续高强度工作一周,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随后,侯思远马不停蹄奔赴青海,参与对口援助工作。援青期间,他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坚持每日查房、带教培训。他将成熟的治疗经验和先进的医疗理念带入边远地区,使得多例危重患者转危为安,受到当地医疗同仁的高度认可。
侯思远是一名医生,更是一位逆行而上的英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战场”,无论国门内外,他都愿意披挂上阵,守护生的希望,传递中国医疗的温度和力量,继续在重症医学这条“生命战线”上砥砺前行,照亮更多患者的生命旅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