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女,汉族,42岁,宜宾市叙州区横江镇北斗小学校长。1995年2月,青春洋溢的李宏走上了三尺讲台,开启教育航线。她深深扎根于山村教育,兢兢业业地工作,在横江镇柏林小学(教学点),并没有因为“一师一校”而感到孤独和寂寞,更没有因为条件的艰辛而退缩,她执着坚守着这份职业,深爱着每一位学生;到北斗小学后,初心不改,加倍努力,在为学校服好务的同时,给同事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用行动履行自己的诺言,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为山村孩子点亮了前行的航灯。
“心已允卿”永不悔
柏林小学位于石城山后山的半山腰,山高路远,人迹罕至。学校到集镇需走三小时多的盘山泥泞小路,学校简陋,没有食堂,也没有教师宿舍,尽管到柏林小学教书,能享受中级职称待遇,也没有公办教师愿意去。李宏走上教育之路,是偶然,更是必然。那时的李宏职中刚毕业,家里还有三个年幼的弟弟妹妹,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她就外出打工,每月能挣上好几百元补贴家用。1995年2月底,快开学了,柏林小学却找不到上课的老师,愁死了学校附近的家长,急坏了教办的领导。放假回家过年的李宏知悉此事,眼见临近开学,看到家长们一脸的焦虑和孩子们满眼的渴望,她心里难受极了。她和父亲商量说:“爸,看来柏林小学今年是不会有老师来了,要不……我去学校代课吧。”当过兵的父亲深明大义:“孩子,我尊重你的选择,也支持你做这件事!学校的环境和条件那么差,每个月也只有几十块钱的工资,你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如果想好了,你就去吧!”李宏认真地答道:“我知道,我想好了。”就这样,年仅17岁的她放弃已经落实了的大城市里报酬丰厚的工作,每天踏着泥泞而漫长、杂草丛生、蚊蝇密布、甚至还有蛇虫出没,让人毛骨悚然的小路,在柏林小学开启了艰辛而充实的代课生涯。“守得云开”见月明
柏林小学(教学点)两年一招,学生读完二年级就要到路途更远的大坪小学上三年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李宏,成了柏林学校唯一的老师,她既要教语文也要教数学,音乐美术体育老师是她,门卫敲钟打扫卫生也是她。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为了尽快熟悉教学内容,胜任这份工作,她就买了许多书自己琢磨。她一面抓紧时间自学,一面向片区学校的老师虚心求教,怎么上课、怎么管理班级、怎么管理学校,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当时,山村的孩子基本上都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留守儿童居多,单亲家庭的也不少,要从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做起来那可不是一般地难。李宏手把手教孩子们握笔、写字,一句句教孩子读书、表达,给他们修指甲、剪头发、洗手,教育孩子们讲卫生、爱劳动,每天如此,单调而繁琐。山里的孩子较为胆小害羞,不敢正眼看老师,不敢举手回答提问。李宏像妈妈一样耐心,陪孩子们谈心、玩耍,让他们尽快活泼开朗起来。教学之余,李宏充分利用有限的乡土资源自制教具、学具,经常走进学生家庭和家长交流沟通,她熟悉每一个孩子的性格,了解每一个学生家庭的困难。
不仅要授业授课教育好孩子,还要接送孩子,保障上学放学路上安全。夏天,山区的暴雨雷霆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孩子们最怕雷声,炸雷响起,孩子们会像被惊吓的小鸡一样,直往她胁下钻,钻不下的,有的抱着她的腿,有的抓住她的手,有的拉着她的衣服。每当这时,她都会紧紧揽着他们,给他们讲故事,让他们心情放松,直到雷声稀落,才继续上课。1998年的六一儿童节,那天她一个人既当主持又当演员还当安保地带着孩子们过完了一个快乐的儿童节,在送孩子们回家的路上,班上个子最高的一个男孩子忽然口吐白沫全身抽搐倒在了地上,其他的孩子都吓懵了,她来不及害怕,背起孩子就往医院跑,一路跑,一路还要招呼其他十来个孩子跟上。生病的孩子吊在她的背上,勒得她喘不过气来,汗水大颗大颗地往下落,打湿了她本就瘦弱的肩背。整整走了四十分钟,才把孩子送到了医院,看到孩子脱离了危险,她才一下子感受到全身的疼痛,可是却还要穿着汗湿的衣服咬牙把其他的孩子一个一个送回家。冬天,天亮得晚黑得早,寒气袭人,孩子们上学非常困难,常常要九点过才能到齐。遇到雨雪天气,她放心不下,亲自到岩口去接学生,背学生。到了学校,有的孩子满身泥泞,鞋子湿透,冷得直打哆嗦,李宏长期备有自己弟弟妹妹小时侯穿过的衣裤,赶紧拿出来,给孩子换上。放学后,她把学生一个个送到大路口,才拖着疲惫的双腿慢慢回到学校。每期末检测,李宏要带学生到大坪小学参加考试,经常遇到糟糕的天气。冬天,她天不亮就到“红岩口”上等学生,因为看不见,远处赶来的学生一边走一边喊,她要扯开嗓门不停地回答,等学生到齐了才带他们同去。夏天,遇大雨,“红岩口”滑不留脚,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悬崖,她总是把孩子们一个一个搀着下去,再一起赶往学校考试,考试结束还要把他们安全的送回家。14年,李宏将每一个教过的学生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时常牵挂他们的冷暖安全,从来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1999年秋天,李宏结婚到横江镇油坊坝,离集镇近了,离学校却更远了。每周一,她天不亮就出发,背着沉重的生活日用品、教学用品,步行4个小时到达学校。2000年,为了学校的孩子不失学,她刚做完月子就回到了学校,外婆背着孩子等在办公室,孩子饿得哇哇啼哭,她才挤出时间出来照喂一喂、抱一抱。孩子偶尔会发烧拉肚子特别黏人,她没办法细心地照顾,只能趁课间休息的时候赶回办公室喂点自备药,看着孩子在怀里哭,她也心疼地掉眼泪。外婆含着眼泪说:“这只有你一个人,出来看一下,别人也不知道,看娃儿哭成这样,人家的娃儿是宝,你自己的娃儿呢?”李宏悄悄地擦掉眼泪,严肃地说:“上课就要有上课的样子,怎么能放着学生不管呢,我们教书教的是良心!”到了周五,她再背着一背篓的孩子衣物,抱着孩子步行几个小时回家。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烈日暴晒,14年来她没有请过一天的病假、事假,没有缺过一天课。亲朋好友纷纷劝她放弃,钱少事多且受罪不讨好,但李宏想到那里十几家人的孩子没处上学时,她割舍不下,她经常说∶“我的困难可以想办法克服,孩子不能不上学,山里娃娃需要我呀!”凭着这个信念,每月领着微薄的代课工资,李宏一直干到柏林教学点撤并。李宏辛勤的付出没有白费,因为她的坚守,14年来柏林小学周边的几十户人家没有一个孩子辍学,因为工作出色,她多次被评为“横江镇优秀教师”“横江镇优秀班主任”,教学成绩也多次获得镇级一等奖。
“持之以恒”新征程柏林教学点于2009年撤并,李宏调到横江镇北斗小学任教。在新的岗位上,她始终坚持教育初心,全力以赴搞好教育工作,继续像爱自己孩子一样爱着每一个学生。一个星期天,李宏去横江古镇赶场,在市场上巧遇五年级学生田小玲,孩子远远地张开双臂,一路小跑,大声叫着妈妈扑上来紧紧拥抱她——在孩子心目中,李老师和妈妈一样对她爱得真挚深沉。李宏说,那一刻是她人生最幸福的时候,比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乡村教师”荣誉称号更甜蜜更幸福。2019年9月,北斗小学前任校长因年纪偏大,面对学校繁重的事务觉得力不从心,提出辞职请求。上级想到了李宏,她二话不说,承担了校长工作。现在,李宏是北斗小学校长,同时担任六年级班主任,任教语文、数学教学工作,周课时达24节。面对工作重担,李宏没有半句怨言,她说:“山区的教育工作需要我,我义不容辞。教育事业是我的选择,我就要认认真真去做好,对得起每一个学生,对得起乡亲们”。2008年,她被评为宜宾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2017年被评为宜宾县优秀班主任,2020年被评为叙州区优秀乡村教师。好人寄语:坚守三尺讲台不仅感受到了为人师的艰辛和压力,更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美丽。选择教师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我光荣,我无悔!道德点评:人生十字路口作出无悔选择,甘守清贫仍初心不改扎根大山,没有因“一师一校”而感到孤独和寂寞,更没有因条件的艰辛而退缩,她视教育如生命,待学生如亲生,用生命的激情点亮山里孩子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