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对夫妇,他们原本居住在长江两岸,素不相识,然而战争使他们相识、相知、相恋,最终走到一起,至今相伴了半个多世纪。这对革命夫妻就是现住在丹阳市区河滨新村的汪深渠、刘湘夫妇。
汪深渠:丹阳访仙人,1924年6月生,1940年入党。曾任山南县志明区区委宣传科长,解放战争时任苏中军区第九军分区卫生部医疗队、军政干校政治指导员、政治部总支委,教导大队组织干事,江苏军区警备团一营政治教导员等职。解放后曾任上海崇明县、奉贤县人武部政委等职务。现享受厅局级干部待遇。
刘湘:女,1924年4月生于江苏如皋县,1945年参加革命,从事医护工作,曾任部队卫生队队长。解放后曾任丹阳县人民医院院长。现部分享受县处级干部待遇。
抗日战争时期,汪深渠受堂兄张利群(原名汪生天)影响参加革命并入党,1941年春担任了地下党支部书记,先后发动进步青年参加青抗会、小游击队等抗日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抗日活动,曾三次与下乡扫荡的日寇遭遇,虎口脱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中国进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期。而在我市,有这么一对年过九旬的老夫妇,他们本来分隔两地、互不相识,却在抗战中相识相知,一起参加革命、舍生忘死……日前,记者在河滨新村寻找到了这对抗战老兵夫妻——汪深渠和刘湘。夫妇二人回忆起70多年前的抗日战斗时,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丈夫汪深渠:曾是抗日儿童团团长
1940年,年仅16岁的汪深渠参加革命并入党,同年参加村子里的抗日儿童团,担任团长。“那时候新四军把抗日的口号发给我们团,我就组织团里的儿童们到处贴标语,从现在的访仙镇一直贴到吕城镇。”1941年汪深渠担任了地下党支部书记,又先后发动进步青年参加青抗会、小游击队等抗日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抗日活动。汪深渠说,在参加小游击队时,他跟同村的另外三人一到晚上就从草堆里拿出红缨枪在村里四处巡逻收集情报,这期间还抓过两次“坏人”。1944年下半年,汪深渠脱产离开家参加革命,任山南县志明区区委宣传科长。抗战艰苦岁月,汪深渠经常在坟旁秘密主持召开会议,传达关于抗战的文件和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敌后抗战工作,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汪深渠在志明区期间,挖掘了10几名党员,成立了新支部。
妻子刘湘:帮助地下党人脱险
1924年出生的刘湘是南通人。1944年,刘湘在南通江北病院南通分院当护士,那时候有个叫马淑华的经常去总院的护士学校授课,教唱进步歌曲,借进步书籍给她们看。另外还有一个教师叫王彬,也经常到护士学校接触她们,讲革命道理给她们听。实际上马淑华和王彬都是南通地下党,她们在护士中开展工作。其中的马淑华真名为马世和,1941年20岁时已经担任了南通县委组织部部长,其后因生肺病化名马淑和住进了刘湘所在的南通分院。一天下午,伪政工团张公威找到刘湘,说马世和是共产党,已经派了一个人在门口监视,让刘湘也暗中监视马世和。第二天一上班,刘湘就到马世和的病房里把情况报告了她。半个月后,日本特务突然来到马世和的病房,询问她的真名,马世和从容不迫地告诉特务她只有一个名字叫马淑和。敌人走后,马世和估计敌人要下手了,便嘱咐刘湘到南通的某地下联络点找来一套男装和墨镜。其实那时候形势已经相当紧张,医院外面已经布置了便衣哨。趁监视人走开了,刘湘赶紧来到了病房,帮助其剪掉长辫子换上男装戴上眼镜,从而安全地到达解放区。
当晚鬼子、伪军包围医院扑了一个空。经历这件事后,刘湘辞职回到了老家,找到了地下党负责人,1945年脱产参加了革命并进入部队卫生部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