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名医风采 > 马志明

马志明

「临夏州广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内二科主任」

  马志明,男,1973年12月生,现任甘肃省临夏州广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内二科主任。

  曾获“临夏州全州优秀医生”“2019年甘肃省技术标兵”“临夏州全州优秀医生”等荣誉称号。

  怀揣初心二十载

  在农村长大的马志明,一颗质朴的为医之心早已在少年心底生根发芽。怀揣着“让乡亲们少受病痛之苦”的朴素愿望,他毅然报考了州卫生学校。在州卫校的岁月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医学知识。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的乡镇卫生院,成为一名内科医生。

  从穿上白大褂的第一天起,他就秉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医者初心。卫生院条件有限,没有高精尖的设备,他深知,在基层,精湛的医术源于扎实的基本功,而对患者的细致耐心是赢得信任的根本。他的“战场”在方寸诊室,他视每一位踏进诊室的患者为至亲,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和生命的托付,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对待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常见而缠人的“老病号”,他不仅关注当下症状,更着眼于长期管理。处方上,他斟酌用药,力求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减轻患者负担。

  仁心济困解危难

  马志明的医者仁心,体现在他日常诊疗和危急关头的每一个细节中。

  2025年1月31日的早晨,马志明正在逐间病房查房。听诊器刚离开一位患者的胸口,就接到急诊科的电话:“马医生,急诊科紧急会诊!中年女性,呼吸困难,情况危急!”他快步冲向急诊科,推开急诊抢救室的门,一股混杂着焦虑与寒意的气息扑面而来: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哆哆嗦嗦地扶着门框,老奶奶的手不时拉扯着沾了泥点的棉袄,老爷爷喉结颤动着,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只是指着病床反复念叨“孩子喘不上气……”病床上的患者蜷缩成一团,肩膀随着每一次呼吸剧烈耸动。她的嘴唇紫得发黑,脸颊却泛着不正常的潮红,双手死死抓着床单。最让人揪心的是她的双腿因水肿把裤管撑得紧绷,轻轻一碰就会留下深深的指印。监护仪上的数字在快速跳动,血氧饱和度跌到了危险的低值。马志明迅速掀开患者的被子,听诊器贴上去的瞬间,就听到了满肺的湿啰音。他抬头时,正对上老奶奶含着泪的眼睛:“医生,我们家在农村,她半夜就喘得厉害,我俩扶不动她,等天亮找了邻居才送过来……”

  马志明没多说什么,只是迅速掀开患者的衣领,一边指挥护士建立静脉通路,一边拿起面罩扣在她脸上:“氧流量调至最大,准备静推!”他一边沉着冷静地为患者进行紧急处置,一边火速协调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收住入院。

  后续治疗中,马志明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精细调整方案,患者病情逐渐平稳,两位老人的脸上也出现了久违的笑容。在多日的照料中,他了解到患者离异后与双亲相依为命,更不幸罹患慢性心力衰竭,因经济及家庭原因未能及时就医。当患者转危为安后,用虚弱却充满感激的语气说:“谢谢马主任,您是我的救命恩人。”他不仅仅挽救了一个生命,更挽救了一个家庭。他常常千方百计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治疗方案,将“生命至上、救死扶伤、对患者一视同仁、视患者如亲人”的精神深深融入自己的工作中。

  精研医术传薪火

  作为科主任,马志明深知“打铁还须自身硬”。他数十年如一日地精研内科诊疗技术,尤其在心血管、消化等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症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是区域内公认的技术骨干。他不仅医术精湛,更致力于培养年轻医生,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他常说:“一个好医生,不仅要会看病,更要有仁心。”在科室管理中,他常以身作则,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彻始终:要求工作团队对待患者时必须耐心细致,充分沟通;遇到疑难病例,组织全科讨论,集思广益。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形成了精诚团结、技术过硬、服务优良、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才,将仁心仁术的火种在基层医疗卫生的沃土上薪火相传。

  二十五载风雨兼程,马志明的白大褂已经褪色,血压计也换了好几台,唯独那扎根基层的身影从未挪动。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他用八千多个日夜的寻常问诊,把治好乡亲们的咳嗽发烧、头晕心慌,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这大概就是基层医者最朴素的答卷——用半生光阴,守护一方乡土安康。

马志明相关资讯:

  • 2025年中国好医生
  • 【马志明】同名的人物

    马姓名人

    名医风采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