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李秋

李秋

「第三届宜宾市道德模范」

  李秋带母求学的故事经各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网友称为“最美孝心女孩”。

  李秋,女,汉族,1996年8月生,原筠连中学高2011级2班学生。

  2013年9月4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然而在筠连县中学高三(2)班就读的李秋眼中,这却是她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班上开展了“尊老孝亲,逆风飞翔的追梦人”主题班会;在这一天,共青团筠连县委为她送来了生日礼物;在这一天,共青团宜宾市委请来了专家对她瘫痪在床的母亲进行诊断。

  李秋出生在筠连县大雪山镇东红村。还记得,两岁前的李秋,有爸爸疼妈妈爱,她可以在爸爸妈妈面前哭与笑,可以撒娇。可是,这种美好的时光,在李秋两岁时就远离了她。

  在李秋两岁时,不幸降临到了这个本很幸福的三口之家。李秋的妈妈罗远芝背石头填地基时不慎摔倒造成腿疾,因家庭贫寒,无钱及时医治,这一摔,让李秋的妈妈再也不能站立行走了。不久后,李秋的爸爸说要外出打工,可他这一出去就是十几年,音讯全无。李秋瘫痪在床的妈妈急需有人照顾,李秋便早早地用她稚嫩的肩膀担起了照顾妈妈的重担,开始撑起了这个家。

  李秋在上初中前还很懵懂,但生活的苦与悲已让她懂得应尽自己的一份力撑起这个家。那时的学习任务并不繁重,让李秋有充裕的时间照顾母亲:每天放学回家,在其他孩子与父母撒娇、与伙伴玩耍的时候,作为家里唯一劳动力的李秋,却开始了她琐碎而繁忙的一天:熬药、敷药、做饭、洗衣、喂猪、种菜、锄草——每一件事情,在其他家庭里都是成年人的活,在李秋这个不满十岁的孩子身上,却是占用了她放学后所有的时间。灶台高了,年少身矮的李秋站在凳子上熬药、做饭、煮猪食;锄头重了,请邻居买来小锄小铲一点一点地挖地、除草、种菜。村里的善心人总是在农闲时伸出一把手,让小李秋感激不已,她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要想报答这些善心人,要想让妈妈和自己以后过得更好,只有好好学习,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2011年9月,李秋带着筠连县中学的录取通知书,还有教育她和鼓励她的妈妈一同来到筠连县城,为自己的大学梦开始了新的征程。

  筠连县中学虽然是一所地处川云交界处的县城中学,为北大、清华等高校输送了一大批优质生源,那些天之骄子的励志故事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筠中学子。进入筠连中学的李秋,更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了激励、鼓舞,对自己的大学梦更是向往不已。但是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高额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无人照顾母亲的担忧,困扰着她,让她无法安心学习。

  “人间处处真情在”。李秋的现状被班主任老师知道了,立刻上报了学校。学校立即召开行政会,一致决定免去李秋的所有费用,并免费为李秋母女提供了一间专用宿舍,食堂老板也免费为母女俩提供一日三餐,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更是第一个就考虑了李秋同学!

  最大的困难已经解决,李秋暗暗发誓,一定要热爱生活,认真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如今的李秋,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虽然每天在同学们还在睡懒觉,等家长一次次叫醒的时候,她早已起床为妈妈洗脸、帮助妈妈上厕所、到食堂为妈妈打饭;虽然每天在同学们放学回家就大呼小叫、吃饭看电视、和父母争执的时候,她却要匆匆回家帮妈妈上厕所打饭吃饭洗衣、为妈妈洗脸洗脚、扶妈妈上床睡觉后才能认真学习——但是,李秋非常满足、非常快乐,一说一个笑的她,说自己其实生活在大家的关爱当中。

  2014年高考,李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这样,在好心人的资助下,李秋带着母亲,开始了大学生涯。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李秋深深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在谈及以后的人生道路时,她说她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利用自己的双手,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李秋荣获第四届四川省道德模范、四川省美德少年,宜宾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宜宾市美德少年,筠连县第三届道德模范。

李秋相关资讯:

【李秋】同名的人物

李姓名人

身边好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