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道德模范 > 张传林

张传林

「济南市长清区国有大峰山林场护林员」

  张传林,男,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国有大峰山林场护林员。

  张传林23年如一日扎根大山深处,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与寂寞,始终坚守在条件艰苦的护林一线,精心守护着1.3万亩山林。23年来,在张传林所管辖的林区,从未发生过一起盗窃林木案件和火灾事故,他也因此被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大峰山林场的“守护神”。

  薪火相传 为了“护绿”扎根深山

  张传林的父亲曾是大峰山林场的一名老护林员。早些年,父母住在山上,张传林则带着妹妹住在山下,他时常上山与父母相聚。上山的路,承载着他成长的点点滴滴,山上的草木对他而言,就像亲密无间的伙伴。1995年,张传林在大峰山北的护林点当临时工,就此开启了自己的护林生涯。父亲曾对他说:“护林员这份工作很辛苦,既然干了,就得干好。”张传林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2002年,父亲被查出肝癌,不久后便离世了。带着对这片山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父辈的承诺,张传林正式成为大峰山林场新一代的“守护神”。

  在大峰山林场最高的山顶上,有一座50平方米的屋子,屋内有一张铺着几层被子的床,还有一个煤炉子……这里既是张传林的办公室,也是他的宿舍,是他在山中的“家”。张传林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是从山下几公里外的地方带上来的。尤其是在冬季护林防火期,他每天都要驻守在山顶的瞭望台,时刻关注着林场的火情,不敢轻易离开。他只能趁着下雪、下雨的时候下山,从家中拿些面条、菜和干粮。早年山上没有自来水,吃水做饭都得去半山腰的峰云观挑水,一个来回3公里,张传林每天要挑两趟。取暖用的煤也是从山脚下挑上山的,每趟挑60个煤球,而挑一次煤只够烧3天。要是遇上阴雨天,煤球还得省着用。伴着寒风,守着山林,听着山下远处传来的鞭炮声,张传林在山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除夕。

  默默守护 他是青山的孤独卫士

  一个望远镜、一台对讲机和一个观测记录本,这就是张传林每天的工作“搭档”。张传林每天巡逻两次,每次巡逻两个小时。山路崎岖难行,要是赶上路面湿滑,稍不留意就可能滑进坑里。周围常常空无一人,每次都是张传林自己挣扎着爬出来,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前行。山里的风寒冷刺骨,即便穿着厚重的棉衣也难以抵御。白天,他迎着凛冽的寒风坚持瞭望;晚上,睡在冰冷的板铺上。长年累月下来,张传林患上了肩周炎,严重时胳膊疼得都抬不起来。即便如此,他的巡逻一次也没耽误过。驻守在深山里,最难忍受的就是寂寞。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绿树;喊上一声,回应的只有山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单调、艰苦,仿佛“与世隔绝”。直到一台14英寸的电视机搬进了小屋,张传林的护林生活才有了山外的声音和色彩。

  每到佳节或者山脚下村民有喜事的时候,是张传林最忙碌的时段。清晨6点,他就开始巡查,进村逐户张贴防火告示,紧盯着监控屏,连爆竹碎屑飘落的位置都要仔细记录。假期里,到大峰山参观的游客较多,普及消防知识、提醒游客注意防火成了他工作的重中之重。他每天说的话比平时多出十几倍,常常忙得连续七八天都回不了一趟家。有人给张传林粗略算了一下,他每天要走30多公里路,从2002年到现在,已经走了22万公里。至于脚上磨出了多少个血泡、磨坏了多少双鞋子,他已经记不清了。

  舍家为公 用大爱诠释护林人的担当

  在张传林心里,最觉得亏欠的就是家人。他说,看护好这片山林是自己最大的责任,对家人的愧疚,只能默默埋藏在心底。有一年“五一”劳动节假期,当时只有7岁的儿子来山上陪他。晚上突然下起倾盆大雨,电闪雷鸣,屋子里的电线被烧毁,雨水也灌了进来,整个屋子“咔咔”作响。他急忙背起儿子冲出屋子往山下跑,连衣服都没来得及给孩子穿上。他深一脚浅一脚地把孩子送回家,父子俩都淋成了“落汤鸡”,把妻子吓得够呛。直到现在,只要是下雨阴天张传林还在外面,妻子就提心吊胆、放心不下。妻子徐丽菊心脏不好,每次她看病输液的时候,张传林都不在身边。张传林噙着泪水,满脸愧疚地对妻子说:“既然国家把这片山林交给我,我就得把它看好啊!”

  2025年除夕,万家团圆之际,58岁的张传林正裹着大衣,手持手电筒走进夜色。这已经是他第20年放弃与家人团聚,选择在山上守护山林了。家人劝他:“下山吧,儿子女儿都回来了。”他却摇摇头说:“林子安全,才是真正的团圆。”

张传林相关资讯: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 【张传林】同名的人物

    张姓名人

    道德模范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