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松,男,1975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总地质师。
作为中石油矿权流转示范区块的地质先锋,杨雪松深深扎根于祖国西北一线,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卓越的专业素养,全程参与河套盆地勘探重大发现,统筹资源基础、储量规模、产能接替、产量水平一体谋划,在河套盆地连续发现3个优质储量区,新增探明储量2.79亿吨。
杨雪松曾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等荣誉。
资源为上 打造中国石油高效增储典范
作为中石油矿权流转示范区块的先行者,2019年杨雪松全身心投入到巴彦河套盆地勘探开发中,成为华北油田吉兰泰项目部主要成员。随后的6年里,杨雪松更是秉承“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理念,始终坚守油田增储一线精研精业,带领地质团队创新成藏模式,开展油气成藏条件再认识,锁定潜山内幕、洼漕区岩性目标为主攻方向,构建“隔层分隔、多层叠置”潜山内幕成藏新模式、“优势相带控储、断砂耦合控藏”岩性-构造成藏新模式,落实有利目标,部署了多口进攻性评价井。
吉华40-2X井太古界潜山压后日产油超20立方米,吉华40-3X井首次在潜山内幕深层揭示巨厚油气显示,吉华30-2X井在白垩系固阳组解释I、II类型油层,预测规模资源量,研究成果对推动沙布-纳林湖-兴隆构造带潜山内幕新层系、岩性-构造新类型油气勘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思路。杨雪松以个人才智助力河套盆地连续找到3个优质储量区,高效建设2个整装油田,累产原油突破300万吨。
效益为先 打造中国石油效益开发示范
作为中石油矿权流转示范区块的总地质师,面对新区域、新类型、全新的开发方式,杨雪松坚持“甘坐冷板凳”的科研情怀,以高水平技术支撑高效益油田开发,保障油藏长期高效稳产。
在兴华11-234X井二氧化碳注入先导试验中,杨雪松昼夜现场指挥,取得关键注入参数和特征认识,为国内最深砂岩油藏CCUS混相驱方案编制提供科学指导。针对吉华2区块国内首创整装砂砾岩新油藏注气开发方式,杨雪松创新提出油井见效3个阶段评价标准,划分出3个气窜评价等级;他以“顶部+腰部”联动,超前开展调气增油,加速气顶形成,降低气窜程度,阶段注气见效增油超1万吨;他坚持片麻岩潜山“分区分策、精细调整”综合治理思路,在一系列措施实施后,综合含水下降5%,阶段增油3800余吨。杨雪松还将经营理念和效益意识贯穿油田开发全过程,所在单位油田开发、成本效益、生产管理关键指标持续向好,连续获得2022、2023年度中石油采油厂对标管理第一名,创造了“1年勘探突破、2年规模增储、3年高效建产、4年连续发现、5年上产百万”的中石油新盆地高效勘探开发典范。
传承为要 打造中国石油科研团队品牌
作为中石油矿权流转示范区块的地质“领头雁”,杨雪松注重加强团队建设,通过一系列举措让青年人才挑大梁,打造了一支集群作战的科研“铁军”。他以“会战巴彦·推进四田建设”专项劳动竞赛为建功“舞台”,动员青年科技人才100%参赛,用实“深夜小课堂”“技术轮流讲”“井场交流会”等,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出新时代“冀青之星”2名,油田公司“青年岗位能手”1名,“十大杰出青年”1名,“十大菁鹰之星”1名,1名新入职大学生走上三级副管理岗位,5人获得油田公司专业技能比赛铜牌2项、青年科技成果报告会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多名“90后”科研骨干进入研究院所。吉兰泰潜山内幕突破、吉华2砂岩气驱规律研究、兴华1水平井导向等项目100%由近三年新入职大学生完成,通过“硬核”举措引导青年科技人才把个人发展和企业未来拧成绳。
行胜于言,质胜于华。正是这种敬业奉献与热情友善交织的高尚品质,让杨雪松在三十年的地质研究生涯中,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华北油田巴彦广袤油区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