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法治人物 > 杨轩

杨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边境管理支队排依克边境派出所四级警长」

  杨轩,男,1995年10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边境管理支队排依克边境派出所四级警长。

  入警13年来,杨轩扎根在海拔36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常年坚守在边境一线。他熟悉掌握边境辖区情况,成为“辖区通”,并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边境管控效能。他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帮助解决经济纠纷、拖欠工资等问题,被誉为“好巴郎”(新疆地区对品德高尚的年轻小伙子的赞誉性称呼)。

  坚守瓦罕走廊的“辖区通”

  2018年,杨轩主动申请调入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排依克边境派出所,这里的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一半。同时,边境辖区与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接壤,是全国自然环境最恶劣、毗邻国家最多、管控难度最大的边境派出所之一。

  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艰苦的工作环境,杨轩主动请缨前往边境一线开展巡逻踏查,仅仅一个月时间,就将辖区所有通外山口要道实地踏查了个遍。车辆到不了的地方就骑马去,骑马到不了的地方就步行前往,杨轩的足迹遍布辖区每一寸土地。随身的工作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踏查记录,熟悉掌握边境辖区第一手资料,成了考不倒、问不住的“辖区通”。

  除此之外,杨轩还积极探索边境管控和辖区治理模式,针对辖区边境线长、面积广、通外山口要道多、管控难度大的实际情况,总结创新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边境辖区管控效能。针对辖区抵边作业施工点多、牧区分散的实际,牵头完成派出所“一场一档、一地一档”“一沟一图”工作,简化外来务工人员和牧民群众报备流程。累计服务牧民转场100余次、开展边境巡逻踏查1000余次,对接驻地政府检查整改边境一线技防设施20余处。

  守望人民群众的“好巴郎”

  排依克边境派出所地处瓦罕走廊的“咽喉要塞”,辖区面积广,牧民放牧点较分散。杨轩每次开展巡边踏查时都不忘入户走访与法律法规宣传,还经常带去药品、馕、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叮嘱大家有问题困难及时给他打电话。久而久之辖区群众都知道派出所有一个“轩警官”,而杨轩的电话也被群众称为“杨轩热线”。

  一次走访中,杨轩了解到辖区老人苏萨尔常年患有高血压,儿女又均远在300公里外的喀什,于是杨轩便经常来看望老人,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有一次,老人高血压药品告急,杨轩驱车前往几十公里外的县医院,帮老人购置高血压药品,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苏萨尔握着杨轩的手说道:“多亏有你,你就是我们的好巴郎。”

  2022年10月,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自家牦牛被撞死,杨轩仅用时30分钟便找到了肇事司机,并积极开展后续处置工作,为牧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2万元。2022年12月,杨轩在排查期间,发现某施工单位拖欠务工人员工资,杨轩随即与工地负责人协调,经过70多个小时的持续说法讲理,为30余名农民工讨回拖欠工资共计60余万元。多年来,杨轩为群众办实事500余件,救助被困游客100余人,帮助解决经济纠纷60余万元。

  远离家乡亲人的“逆行者”

  提及家人,杨轩总说对他们的亏欠太多太多,而他觉得最对不起的人就是妻子谢弈,结婚5年来,妻子一个人挑起家庭的重担,在陕西老家照顾双方父母。

  2023年8月,妻子第一次来到排依克边境派出所探亲,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绵延的雪山,寒风呼啸,地面上几乎寸草不生。当杨轩带她来到派出所阳光房时,却看到这里居然种出了家乡的汉桂,这是妻子最喜欢的花。除了汉桂,还有芭蕉、莲雾、芒果等17种植物,全部都来自派出所民警们17个省份的家乡。杨轩和战友们花了几个月时间将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种在了阳光房里。那一刻她终于懂得,在家与国面前,戍边男儿的浪漫只能深埋在心里。

  来队第二天,杨轩带着妻子前往边境巡逻,看着杨轩冻裂的双手和黝黑的脸庞,妻子对杨轩说:“你只管好好工作,我做你的后盾,家会永远亮着温暖的灯等你归来。”

  “青春就这么几年,要将最好的青春年华,托付于最崇高的戍边事业,做扎根帕米尔高原的‘忠诚卫士’。”杨轩说。

杨轩相关资讯: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 【杨轩】同名的人物

    杨姓名人

    法治人物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