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喜,男,汉族,中共党员,高密市胶河生态发展区张家庄村支部书记。他不忘初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惠及民生为目标,使一个仅有585亩可耕地、490多口人的名不见经传的小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集体增收成效显著,村民收入连年递增,特色产业快步发展,乡风文明充分彰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双丰收”,一跃成为“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村”。
恪尽职守,当好集体增收的“带路人”
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传统的“三提五统”收入,张家庄村党支部一度陷入“无钱办事”的困境,服务群众没财力,发展经济没路子,干事创业步履维艰。为改变这种窘况,2008年5月,当时担任村文书的张新喜毅然带领村里其他11名党员,以个人的土地经营权入股发起成立了“密春土豆合作社”,成立之初合作社的总利润就达到了18万元。随后,张家庄全村101户村民全都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形式自愿加入了合作社,村集体也将53亩机动地作为股份一并入社,每年村集体从合作社中得到了1.4万元的分红,村民们的收入也有了大幅提升。
为进一步增加合作社收入,降低在资金、市场等方面的风险。张新喜积极“外跑”找政策、寻支持,在他的积极争取下,高密市供销社合作与张家庄党支部合作建成了服务耕地面积5万亩的为农服务中心,通过“村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的模式,将土地托管开展农机规模化作业,村集体每年每亩提取20元的组织费用。同时,为农服务中心还安装了POS机,除用于农民刷卡消费外,还替村集体办理全村的水电费收缴、粮食直补等业务,每年可为村集体减少1.1万元经费支出。
“谋当前更要思长远。”张家庄村级集体的壮大,让村党支部有钱为群众办事,但还没有形成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长远发展的良性循环。对此,张新喜不断总结外出学习的先进经验,与村里党员群众协商交流,决定把在孟家沟水库边沿的50多亩荒地对外承包发展生态采摘旅游,进而拉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
2018年,张家庄村集体可增加收入18.6万元。集体有实力,办事有底气,如今村内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投资建设了张家庄党群服务中心,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有300元的补贴,村民生活过得更加幸福安康。
整治陋习,当好文明乡风的“倡导人”
近年来,张家庄村的生活垃圾被随意丢弃、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成了村庄管理的头疼事。为了引领村风民风,重塑道德之风,张新喜在总结南方村庄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村民“道德银行”的构想,根据村情实际,创新管理机制,创造性地制定了一整套的具体章程和实施办法,得到了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的积极响应。
张家庄村“道德银行”突出融合融入,科学设置积分,通过“支部引导、党员组织、群众参与”的方式,制定了律己守法、移风易俗、清洁卫生等10个方面40个细项议定积分标准,明确了“哪些该积分、哪些该扣分”。在运行管理上,设立道德积分评定管理小组,建立村微信群或公示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积分申报,评定小组一月一评议,对申报情况进行核实,并公开评比、评分,并将积分存入每户村民的“道德银行”,在微信群或公示栏及时公布评比和积分结果。在积分运用上,村“两委”有效整合股份合作社收入资金、村集体收益等,购置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必需的日常用品,让他们用道德积分来兑换成果。年终统计村民家庭四个季度总积分,按照得分高低分别评选5户“幸福家庭”和“进步家庭”,给予对应的奖励,并在技能技术培训、就业助学推荐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过去乡亲们办红白事都互相攀比、大操大办,现在办酒席和人情礼金标准也写进了‘道德银行’,省钱省事,我们都很支持。”村民张木林介绍说。张新喜提出的“道德银行”对村民教育引导和规范约束的效果不断彰显,党员群众的整体综合素养不断提升,乡风民风得到有效改善,全村人人争做文明人、争办文明事、争创文明村蔚然成风。如今,道德高尚心灵美、文化丰富生活美、社会和谐乡风美,已成为张家庄村的真实写照。
创新突破,当好农技电商的“传播人”
“发展现代农业,新技术是关键。”张新喜通过组织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广“中医农业”、“生态农业”等高效种养技术,加快推动农业质量化、产业化发展。在他的宣传引导下,村民们积极实施“蔬菜沃土工程”,不断改良修复土壤,全面消除土壤障碍因素;采用水肥药一体化系统,实行简约化种植,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采用轮作、套作、间作等种植模式,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推动了全村农产品种植园区高效清洁生产。目前,张家庄村建成绿色高产高效农产品试验种植基地1个,以土豆、大姜、芋头为主打品种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585亩,实现了村内种植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率100%,成功种植出中国农产品的领航品牌——“可以生吃的土豆”。该村“推广利用中国农科院‘中医农业’技术生产农产品”项目被列入2018年度高密市38个科技发展计划拟立项项目之一。
“农产品不仅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如何打开更多的销售渠道,让土豆、大姜、芋头卖得更多,卖得范围更广,张新喜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带着这一问题,参加了多次市里组织的学习南方乡村建设实地观摩活动,通过多次南下“取经”,他脑子里有了一个新思路:电商销售。在学习电商模式中,他坚持“村党组织引领示范、党员干部带头兴办”思路,邀请来自广东、浙江等地电商能手采取“面对面讲”和“手把手教”等多种形式,培育了以村“两委”干部、年轻党员和“种地能人”为主体的电商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互联网+农产品+合作社”和“互联网+农产品+基地”等模式,织密了农产品流通全国“一张网”。目前,张家庄村已与TPS、合家贸商城战略达成合作协议,使“胶河土豆”成功上架,广开了销售渠道,提高了销售价格,“可以生吃的土豆”每公斤售价高达13元,有力推动了土豆产业提质增效、种植业户增收致富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