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明,38岁,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新建煤矿总工程师。他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做起,历任采区技术主管、生产科科长、掘进副总师,到如今的总工程师,李云明的努力让了解他的人点赞。
李云明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学院采矿工程专业,自从选择了新建矿这片沃土那一天起,他就扎根一线、爱岗敬业、善于专研,依靠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过硬的技术本领,敢于挑战不可能,实现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推动了新建矿应用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加快发展的步伐。
视企为家拥有家国情怀
人应该有家国情怀,这不仅是一种追求,还是一种品质。李云明的家国情怀让人感动,他用行动诠释着一名煤矿技术人员的责任和追求。
“企业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家’好,所有成员才能好。企业给我提供了创业发展的舞台,我要尽展学长为‘家’建功立业。”李云明说。
在煤矿干好工作,首先要有不畏艰难、敢于吃苦的精神。李云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井下每次出现制约安全生产的难题时,他都是第一个赶到,经常在井下持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在李云明担任技术员期间,三水平运输下山需穿过98号煤层采空区,他实际勘察了施工现场并进行理论分析、多次论证后,科学优化设计方案,保证了顺利施工;担任采区分管技术工作的副区长后,李云明独立完成98号煤层煤深部设计方案,为98号煤层深部回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增加可采储量85万吨,为新建矿拓宽服务年限作出了巨大贡献;担任生产科协管期间,他积极深入井下和一线职工探索改造爬底板机组工艺,保证了爬底板采煤机在新建矿试验成功,为公司利用爬底板机组开采0.65米薄煤层积累了宝贵的现场经验和可靠的技术理论支撑。
2019年7月,新建矿三采区7031掘进队施工三水平运输下山,从经济和技术角度考虑,巷道需穿过98号煤层采空区,当时没有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
“没有技术参考,没有数据参照,这项工程不好做。”一名同事告诉李云明。可李云明知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考验技术人员攻坚克难的时候。
在揭露采空区之前,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实际勘察及理论分析、多次考察论证,李云明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即取消巷道原有的锚杆支护,顶板和帮壁采用锚喷加金属网、U型钢棚子联合支护,并对采空区提前预注水玻璃和水泥浆,同时缩小循环进度、减少炮眼装药量,李云明在过采空区施工过程中,深入井下现场指导,保证了三水平运输下山顺利施工,为巷道穿采空区施工积累了可靠的技术经验,节约资金千万元。
敢于实践努力挑战不可能
新建矿进入深部开采后,煤层变薄是制约矿井高效发展的瓶颈,如何回采极薄煤层成为了矿井安全高效发展的重大课题。李云明积极查阅有关资料,查询适应极薄煤层的采煤机,最终矿里引进了MG100-TP型采煤机,该机组试生产阶段,李云明深入生产一线,和一线职工摸爬滚打在一起,成功革新了挡煤板、铲煤板、调速机构、机组喷雾、滚筒等零部件,让MG100-TP型采煤机更加适应极薄煤层开采。
随着MG100-TP型采煤机在新建矿极薄煤层的成功应用,改变了新建矿传统手工和放炮落煤工艺存在安全隐患大、用工多、效率低、效益低等落后现象,不但降低了费用,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还改善了采煤工作面作业环境,提高了采煤工作面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同等开采技术条件下,应用MG100-TP型采煤机开采的普采工作面单产比炮采工作面单产提高50%以上,有效释放了新建矿0.65米薄煤层300余万吨原煤,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瓦斯灾害是制约煤矿企业生产接续的“拦路虎”。2021年以来,为解决采区下延及采掘接续等问题,作为总工程师的李云明每天盯现场,天天在井下现场指挥,升井后就对可行性技术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案,通过积极探索学习新技术、新工艺,优化灾害治理设计,实现精准治灾,改变固有瓦斯治理模式以及施工工艺方法,采用巷道揭煤法解决新采区下山小角度揭突出煤层问题,以巷道工程替代钻孔工程,相较原有方案钻孔工程量减少32300米,加快了三水平新采区建设。
一如既往撸起袖子加油干
李云明深知煤矿设计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提出多套设计方案,曾参与新建矿八、九采联合技术改造设计、三采区深部设计,对98号煤层地质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收集和整理,独立完成了98号煤层深部设计方案,为二采区深部回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一项项技术成果不断落地见效,不仅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煤炭资源,更保证了企业的接续发展。
守得云开见月明。李云明努力寻找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办法,由他撰写的《MG100—TP型超薄采煤机在极薄煤层中的运用》一文获龙煤集团科技成果三等奖、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掘进巷道过采空区在实际中的探索》《湿式混凝土喷射机组应用技术推广》《矿山压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与控制技术》《高瓦斯矿井留巷在治理上隅角瓦斯中的应用》等多篇论文获得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他本人先后被授予七台河市“劳动模范”;“矿区十大青年科技明星”;龙煤集团“安全卫士”“龙煤青年五四奖章”等光荣称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奏响了一曲新时代煤矿技术人员逐梦前行的凯歌。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一生中能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看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如何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实、做好。李云明用自己的执着坚守交上了一份合格的人生答卷,他煤矿职工的榜样,也是青年干部的代表,他展现出了煤矿人的精神风貌,让人看到了年轻干部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看到了企业对年轻干部培养的成效,更看到了我们企业未来发展的希望。
“从选择矿山的那一刻起,我就把自己交给了这片热土。今后,我将一如既往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挥自身优势,带动身边更多技术人员投身科技创新之路,为创造安全高效矿井贡献更多力量。”李云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