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集贤名人网 > 身边好人 > 张新宇

张新宇

「」

  他,学历只有会计函授本科,但凭借对计算机技术的钻劲和韧劲,他成为一名“技术达人”,引领吴江地税信息化建设实现一次又一次“零”的突破。他,进入吴江地税工作18年来,主持开发近30个软件项目,极大地提升了江苏地税系统征管质效。他,平时不善言语,但工作起来却是个“拼命三郎”,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主导信息化改革的骨干。他,便是吴江地税局数据管理科科长张新宇。

  从“门外汉”变成“技术达人”

  1988年,张新宇初中毕业,考虑到偏科严重,他没有去已经考取的吴江中学读高中,而是进了吴江市供销职校。他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读完三年能被分配到供销社,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可没过几年,张新宇发现,社会变化飞快,身边的不少同学已经小有成就,而自己虽然通过努力,也从卖碗、卖饼干的售货员升成办公室文员,但总觉得还得充充电。为了考取苏州职工大学的大专班,没接触过高中课程的他,恶补了2个月,最终以高出录取分数线40多分的成绩被录取。

  张新宇真正开始接触电脑是在1993年。当时,他所在的供销社购进了一批电脑,而单位里很多人摸都没有摸过,更不要说打字和操作了。因为张新宇年纪轻,又自学过几天五笔输入法,倒弄电脑的活儿就落到了他头上。机缘巧合,他家里不久前刚住进一个短租房客,是个电脑工程师,经常吹嘘电脑游戏有多有趣,数据库有多好用,编程有多神奇,对电脑心仪已久的张新宇非常爽快地接下了任务。电脑装好后第三天,他去吴江的电脑公司买了一本数据库编程教材,回到单位就一头扎进微机房,边看边学边做,一个月后,“工资发放系统”出世,三个月后,“人事档案系统”也完工了。同事和领导对张新宇的称呼也从“打字员”改口成了“电脑操作员”。这两个系统由于操作简易,效率高,一直被用到北厍供销社完全解散。

  1995年,吴江政府机关公开招聘国家公务员,很多人都报名参加考试,张新宇心想,自己对财务知识了解一点,大专里的基础科目学习也不错,于是就去报了名,很顺利地考进地税部门,21岁的他正式成为吴江地税北厍所的一名专管员。

  上班第一天,看到税务人员还需要手工开票、记帐时,张新宇不免吃了一惊,便萌生一个念头,为什么不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开发出一个数据查询系统呢?说干就干,他拿出了当初学编程的干劲,通过不断地调试、校验,1996年,他终于推出了一个管理员专用查询软件,申报、入库、欠税等业务得以在同一界面上完成,实现了摆脱手工台帐的无纸化操作。这个被命名为“新宇工作台”的软件,当年就被推广到全市24个地税所,吴江地税征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1998年,业绩突出的张新宇被调到吴江地税局信息科,专门从事软件开发、设计、维护和计算机自动化网络建设推广普及工作。

  “软件凭数据说话,而开发软件凭智慧说话。要做出成绩,光有兴趣不行,还得有创新型智慧。”张新宇边干边学,自学了多种编程语言,创新数据库技术和操作系统,他还主动加强税收业务基础,学习会计本科函授课程,参加全国“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他经历了从“门外汉”到“技术达人”的转变,成为吴江地税信息化建设的骨干。

  让税务软件与数据直接“对话”

  如何让纳税人享受足不出户、网上税务申报的便利?2005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吴江网上申报税务的用户数量猛增,地税“征管系统”的服务器却因超出负荷而频繁死机,用户使用速度也慢起来,税务申报系统到了不得不改的境地。

  张新宇是此次改版的负责人,而他对软件公司提出的改版方案并不满意,再三考虑后,他大胆提出了改变数据存储方式的思路。经过半年的调试,2006年5月,新版电子税务申报系统上线运行,测试证明,如果40000户同时进行电子申报,系统响应时间只耗时15秒,而改版前需要24小时。这立即在苏州税务界引起轰动,吴江电子申报户也由3000户迅速增加到15000户,“土专家”张新宇的名声随之响亮起来。

张新宇相关资讯:

【张新宇】同名的人物

张姓名人

身边好人

本网站收集的部分内容均为各种已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本站仅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弘扬正能量的平台。
如发现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 集贤名人网 www.21y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4061159号